欢迎来到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航空学院网站!

“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1-11-15 阅读次数:684次

“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

转自-聚焦职教

聚焦职教 2021-11-17 17:212017年10月22日, 十九大新闻组就“怎样进行职业育人, 培养大国工匠”的问题”进行集体采访, 来自教育界部分机构的6位十九大参与者踊跃参与, 为教育发言。采访中提到学校应转变学生思想政治观念, 从根本上就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教育是提升群体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渠道, 是民族振兴、个人进步的重要基础, 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胜性意义的工作。


促成现代职业教育托举“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培养亿万高质量的各类人才。这里的高质量不仅指对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还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关键组成部分, 应贯穿职业学校教育始终。


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


也就是完成我们常说的“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科学转化,意思是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最终达到增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实效性、提升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然而,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绝非文字转换般轻易,它要求各学科教学都应该具备价值塑造、知识传授、技能掌握的复合功能,各学科教师都能肩负起立德树人职责。但从现实来看,除去外部环境因素和学生主体因素的影响外,高职院校和教师实现“课程思政”仍面临不少困境


1.职业学院以培养专业化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课程专业化的取向使师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滞缓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和推进。


2.职业教育还处在改革的探索阶段,因此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路径也尚不成熟,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比如,没有构建有效的学科思政融合策略体系,没有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有效的构建,没有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考核等。


3.协同育人的“大思政”体系尚未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师资资源、课程资源、运行载体等各要素之间各自为战, 没有构建起协同机制, 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合力。


4.非思政教师有自身的专业方向, 对思政教育教学缺乏科学的认知和理解,很难在专业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打造, 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思政”系统。


1. 认识“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将德育作为课程教学的使命和责任

-“不是思政课的思政课”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2.梳理“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三个原则

-“提炼-融入-体验-考核”四步走

3.揭秘提炼思政元素的方法

-专业课挖掘思政元素的四个窍门


-找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和共同生长点


4.让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
-课程与思政,不是物理相加,而是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