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航空学院网站!

关于16级新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
发布时间:2016-06-24 阅读次数:1457次
为进一步优化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助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在充分考虑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决定启动2016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工作具体说明如下:
一、指导思想
努力构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体系。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坚持以“特色专业课”战略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外延和内涵均衡,着力于专业布局优化和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分层次、多样化、特色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总体原则
1.强化内涵,稳中求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组织实施和学生学习展开的主要依据和蓝本。各学院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①需要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质量意识,把修订重点放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②需加强科学调研、集思广益,多方收集信息数据,避免修订工作的随意性和简单化;③需加强稳定性和连续性,注重内涵,稳中求变,避免繁杂冗余的无效修订;
2. 制定标准,明确定位。教育部明确规定“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考核点。各专业需详细分析地方性高校背景下人才培养如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需紧紧围绕学院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完善教学环节,实现培养方案中的各门课程和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都能支撑专业培养标准。
3.整体突破,彰显特色。各专业需进一步细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环节形成专业特色,增强专业竞争力。各专业尤其是重点专业,需仔细分析人才培养各环节,大胆突破原有人才培养框架和课程体系,从课堂、专业、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认识教育活动,以育人为中心,合理安排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是课程结构要做到平台完整、模块清晰。二是课程体系要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科学进行课程重组和整合,减少课程门数,避免内容重复,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是学时分配、比例安排合理,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学生自学等关系。四是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目标地组织课外教育教学。
三、具体内容
1.公共课程改革
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各个公共课开设学院要积极与各专业沟通,协商通识课程的内容及教学,并积极推进课程本身的内涵建设,提高公共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在15级培养方案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德育课程改革,促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2.专业培养标准制定
各专业应根据相关领域的专业培养要求,结合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完善教学环节,实现培养方案中的各门课程和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都能支撑专业培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