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航空学院网站!

从青教赛看教学设计的九大关键要素
发布时间:2024-11-20 阅读次数:195次

       

从青教赛看教学设计的九大关键要素

原创 山理工孙老师 i教学i思考
       目前青教赛如火如荼,各个学校也在加紧备赛,但是从最近辅导的学校来看,很多学校还没有入门,尤其是成绩一直不好的学校,始终不能理解讲课之道。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青教赛那就是“讲”,关键是看教师讲的能力,尤其是进入复赛后的二十分钟无生授课,初赛的四十五分钟录制视频,是有生授课,可以有师生真实互动,但是“讲”仍然是重中之重。

        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教师和一个该专业领域的专家同台竞争,谁会胜出,我想答案不言自明,那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对知识的理解层次不同,所以对知识广度、深度、温度、高度、精度的解读也更是不同,为了能够设计出一堂好课,我们应该注意如下九大关键要素。
       第一,导入要吸睛。讲课的前两分钟尤为关键,直接决定了这堂课的成败,尽量不要采用回顾旧知的导入方式,因为评委并不知道你前面讲过什么,人的大脑中有一个上传下达的“装置”叫做“丘脑”,丘脑只把它认为有意义的和新奇的事物传达到大脑皮层,而对于平淡无奇的、晦涩难懂的则会视而不见,所以这给我的启发是导入一定要让人明白你今天讲的内容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与众不同?能拓展学生或者评委什么样的认知?所以导入一定要有知识应用的情境。
        第二,问题要聚焦。明白了今天所讲的知识用在哪儿还不够,还需要弄清楚你今天讲的内容和这个情境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要顺利的引入到今天所讲的内容能够解决前面情境的什么问题,并且最好是能够链接大家的生活,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播放一段大国工程的视频,却无法聚焦到一个具体的与今天知识息息相关的问题上,简单来说就是要聚焦到大家感兴趣的、很想知道答案的这样一个问题上。
        第三,旧知要激活。旧知是理解新知的酶,要理解新的知识,就需要激发听众的旧知,用让人意外的类比、道具、生活中的案例等等,都能够很好的激发大家对新知的理解,也就是搭建理解新知的脚手架。
        第四,新知要细讲。新知是本次课的核心,也是解决前面所聚焦问题的关键,但是新知的讲解不是直接兜售,而是需要将知识层层剥开,并在教学设计中层层设问,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互动是高级的思维和思维之间的互动,而不是浅显的提问式互动,另外,新知讲授完毕一定要回去解决前面聚焦的问题。

        第五,关联要野蛮。在应用新知进行拓展的时候,要实现远迁移,也就是在知识应用的广度上要野蛮拓展,拓展到意想不到的应用领域或者科技领域,同时从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科等等方面进行拓展,从而极大的开阔听众的视野。
        第六,案例要新鲜。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案例一定要结合时事,结合大家关注的热点,从更深层次的视角去解读,或者作为应用案例来说明新知,当然尽量避免不能掌控的敏感话题。
        第七,思政要拔高。课程思政是最高级的教学,大部分人在不能驾驭的情况下对其评头论足,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课程思政是将价值引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价值不仅仅是考试及格拿到毕业证,更高层次的意义是利他、利国、利党、利民,也就是国家需要懂得这个知识的人,所以课程思政要在润物无声的基本要求下有高度,这也是体现一个人教学水平高低的关键,也是文章开始讨论的两类人讲课差距的关键之关键。
        第八,结构要清晰。同样是一堂课,有的人全程都在灌输,没有任何结构,这样的课程会令听者觉得特别累,而有的课程即使听了两个小时仍然意犹未尽,丝毫察觉不到累,这就需要设计的课程有结构、有框架,什么时候是导入、什么时候是新知、什么时候是拓展、什么时候是互动,都应用清晰明了、结构清晰。
        第九,结尾要简练有力。结尾是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没有结尾的课就如同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或者看了一场没有结局的电影,让人非常难受,结尾首先要做到简洁,也就是对于内容要形成简化并且结构化的知识,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被人记住和利用,其次还要对知识的应用前景、服务面向、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强调,从而升华知识的价值意义。
       青教赛强调一个“讲”字,而“讲”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讲授式还是其他式都是促进认知的方式,并不是讨论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讲授式就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仅仅是形式的区别,其关键是能否促进学生的认知,这才是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