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航空学院网站!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究
发布时间:2014-09-05 阅读次数:1170次

初中数学的教学技能与艺术变了,学生的学习技巧与方法也变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教”与“学”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沿用已久的教学经验被扬弃,安静刻板的课堂活跃了起来,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民主和谐的氛围已然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这一过程变成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求知欲望的鼓舞下,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向互动。要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要让学生轻松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让学生从心动开始,进而让学生积极、自觉地行动;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观察问题、大胆想象、动手动口、合作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以达到使学生能乐观、轻松、自主学好数学之目的。下面,结合我多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谈一点如何让初中生从心动到行动积极主动学好数学的体会,以飨大家。

一、给学生一个学好数学的理由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这一点在现行华师版初中数学教材一开始就作了安排。第一章“让学生走进数学世界”非常好,以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故事和有趣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激动,受到鼓舞,产生兴趣,明白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数学世界里,数学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心理,巧妙设计事例,让学生再次兴奋,再次感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针对农村学生可以举一些特别实用的例子,如用50的篱笆在院子里修建一个一面靠墙的鸡笼,你怎样设计才能使修建的鸡笼最大,养的鸡最多?又如,在田里劳动完后到小河里去洗工具,你到小河的什么地方去洗然后回家路程最短等等。给学生一种神秘感,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迫切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候的学生,求知欲望会很强,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有学好数学的冲动和愿望。教师可以抓做这种机会,由浅入深地把生活现象、把知识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获得成就感。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举一些理财方面的例子,如,你把500元的压岁钱存入银行,年利率5%,五年后可得到多少本息?再如,书店搞活动,购20元的会员卡可打八折,你至少要买多少钱的书才能真正得到优惠?等等。反复让学生感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有用,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数学。

二、给学生一个直观学习的平台

我们常叹息:初二学生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会一落千丈,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可能荡然无存。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种现象呢?让学生能长期轻松、快乐地应对学习难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苦苦追寻的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通过直观性教学把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生动形象地显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直观地观察、积极地思考、有效地提炼、总结,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形象思维地形成,促使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达到比较轻松地掌握知识、技能之目的。如,我们在讲“三视图”时,可以引用一句形容庐山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让学生思考从不同角度观看庐山的情景,有条件的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的画面让学生去理解。再用身边常见的实物如暖水瓶等,找几个同学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实际观察,把观察的结果与老师准备好的几幅图作比较,分辨出他看到的是哪一幅,从而得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用具体直观的实例引出三视图的概念,这样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作用都易于掌握,既能产生兴趣又能克服困难学到知识。

笔者在教华师版八年级()16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八年级()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两章的内容时,进行整理综合,结合几何画板,flashppt制作课件,动态展示平行四边形与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并精选有关的动态几何的例题,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更加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猜想、探究,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的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直觉能力的提升,对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水平,对提高学习成绩是大有裨益的。运用身边实物和现代化手段进行直观性教学,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三、给学生多一些动手探究的机会

我们常讲:现在的学生懒,懒得动手,懒得动脑。为什么?难道不是我们“灌”得太多,代办的太多,放手的太少嘛?难道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动手探究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感悟知识魅力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从心动到行动、以行动获取成功?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不仅能促使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在讲三角形边角关系时,让学生回去用木棒做三角形,在做的过程中,也许他就能发现有的三根木棒能构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构成三角形。通过学生亲自做三角形,用实践后的体验去否定“任何三根木棒都能构建一个三角形”的错觉,去正确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样,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就能深刻理解和记忆,在今后的应用中就能得心应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自主实践活动;应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应精心设计,使教具、学具等直观手段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让学生明白动手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分析一种什么关系;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难易,适当提示操作方法。在学生发现和感受到一种知识或一种方法后,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形成共同认识。其次,要适时加以指导和总结,才能把学生从玩中引到学习上来,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和飞跃。使动手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学以致用的有效手段。 

四、给学生多一些合作学习的体验

我们常讲:三个臭皮匠当个诸葛亮。几个学生娃娃凑在一起,有时他们共同探究产生出的智慧火花是我们大人都无法想象的。这是新课改下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要努力让学生去积极实践的。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们一起对知识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探究思考、概括总结、各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交流。俗话说:“法理不说不清,道理不辩不明”,学生通过争论到亢奋,通过钻研到交流,最后得到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这种方法让学生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的更多。如,讲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后,让学生去画三角形的外角,让他从动手中去理解三角形的外角是由三角形的一边和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构成的,也许有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角能画出多少个?一个、三个、六个、九个等,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反复用外角的概念去寻找,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三角形的外角有六个,通常研究三个。

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的改良,利于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将具有深刻、长远、潜移默化的作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堂上常用同桌合作,课外常用邻里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宜太难或太简单,不宜太枯燥或太繁琐。合作学习的学具操作要优化,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确能发现事物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给学生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常言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求知的欲望,有了刻苦钻研的勇气,有了大胆探索的精神,有了成功的体验……甚至只是那么一点点,作为我们直接从事义务教育的工作者,不应该吝啬我们的鼓励和褒扬之词,而应该给学生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的星星之火燎原起来。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基础,教师要寻找多种渠道,激励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学习的乐趣。为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着想,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持久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数学发展的史实、数学的广泛应用、数学的知识奥妙,让学生为数学而动心;在课堂上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轻松学习,引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研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合作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师生互动活动中,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促使他们更自信、更豁达、更有兴趣和能力学好数学。这样,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